信任的基础是什么?

回到 信任的基础是什么?

对客观真理的挑战

Andrew Loke, Kevin Muriithi Ndereba & Mary Jo Sharp

介绍

客观真理被广泛认为是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的基石。客观真理也被视为不同于我们个人信仰、偏见和观点的事实和原则。许多哲学家会进一步解释说,客观真理的概念与“客观现实”的存在有关,“客观现实”是指“独立于任何良知意识(通过感知、思想等)而存在的事物”1

基督教圣经认为确实有一个人类可以认识的客观现实:

  • 神存在的客观性和可知性(罗马书 1:18-20)
  • 神道德律的客观性和可知性(罗马书 2:14-15)
  • 圣经的客观本质(诗篇 19:7-9)
  • 耶稣及其话语的客观本质(约翰福音 14:6,约翰福音 18:37)

当圣经教导说真理是通向自由的途径时,也关注真理作为一个人的现实——就是耶稣基督的现实(约翰福音 8:32, 14:6)。基督教信仰的信任根基是建立在一个客观真理之上的,也就是 “基督为我们的罪而死……,他被埋葬了,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哥林多前书 15:3-5)。因为如果基督没有复活,基督教信仰就是徒劳的(哥林多前书 15:17)。

尤其是对基督教真理的宣告受到各种发展带来的挑战,这些发展可能会从现在到 2050 年对教会和执行大使命都产生影响。

虽然圣经确认了人类可以理解的客观现实,但对客观真理的尊重却长期受到侵蚀,有些人质疑它的存在, 尤其是对基督教真理的宣告受到各种发展带来的挑战,这些发展可能会从现在到 2050 年对教会和执行大使命都产生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世界各地出现的六个挑战。

主观性与相对主义

客观真理的主要挑战之一来自主观性和相对主义的观念。根据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相对主义,粗略地说,就是真理与谬误、正确与错误、推理标准和论证过程都是不同评估框架和惯例的产物,这些产物的权威都受到使它们产生的那个环境背景的限制2。简单来说,就是一件事情对某个人或群体是正确的,而对另一个人或群体可能就不正确。按照这种观点来看,世界上就存在许多“真理”,而后现代情感所认为的“我的真理就是我的真理,你的真理就是你的真理”则使这种观点更为复杂化了。这就使很多权威机构面对失去信任的现实,其中包括教会,国家和家庭,这也导致了我们的下一代开始透过社交媒体博主和平台来探索真理,而这些媒体中很多都是挑战客观真理的3

客观真理作为有益的那部分现实,因为对哲学的高度不尊重而遭到更加严重的抵挡,而哲学本来在传统上是证明相对主义的错误本质的工具。世界著名物理学家Stephen Howking就提到过这种不尊重: “……. 哲学已经死了。哲学没有跟上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的现代发展。”4更广泛的西方文化中对哲学和逻辑的这种态度,是因为对哲学和逻辑对包括物理学在内的所有学科的根基性影响的无知,5这就影响了这个社会对客观真理的了解和认知能力。

2016年,《牛津词典》的年度词汇是 “后真相” 。文章描述道, “后真相是一个形容词,定义为 “客观事实在塑造公众舆论方面的影响力,比不上情感和个人信仰的吸引力”6美国喜剧演员Stephen Colbert 普及了一个相关词 “真相性” ,即 “看起来或被认为是真实的,即使不一定是真实的。”7这种 “真相性” 的概念排除了对一个人的信仰逻辑进行缜密思考的必要性,也严重破坏了人的哲学思辨能力。而耶稣基督的福音正是一个关于人类的可以进行哲学思辨的好问题。

如果没有基本的哲学原则,基督徒的见证可能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缺陷。缺乏对真理和现实的了解可能会导致错误的信念。有的人可能没有意识到他们的推理是有缺陷的,因此就坚持自己的观点绝对正确。当有缺陷的推理与不了解圣经的人相遇时,福音的见证就会受到负面影响。8

为了对抗有缺陷的推理,牧师、教师和其他事工领袖必须教导会众正确的哲学概念,这将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解释和应用经文。 C.S. Lewis宣称:“即使没有其他原因,好的哲学也必须存在,因为坏的哲学需要答案。”9当基督徒不是好的思想家时,他们就会 “被一切异教之风摇动,飘来飘去,就随从各样的异端。” (以弗所书 4:14)

表达性个人主义

对客观真理的另一个挑战是西方表现性个人主义的出现。表达性个人主义认为,“最高的善是个人自由、幸福、自我定义和自我表达”。限制个人自由、幸福、自我定义和自我表达的传统、宗教、公认的智慧、法规和社会联系必须被重塑、解构或摧毁。’10这助长了以道德自主为前提的道德相对主义,其中,根据 R.C. Jean Sartre(1905-1980)思想的分析认为,人类应该开始决定自己的道德和自由。11在这样一个以人类自由和表达自我为最终目标的世界中,性、家庭生活和社会结构等领域迎来的必然是混乱和崩溃。12

个人外部客观现实的存在会对个人真实性和个人自由构成明显的威胁,因为随心所欲地塑造现实的能力对于最终的自主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当智慧或外部权威不再受到重视时,一个人就会被自己的个人观点所奴役。正如耶稣所说:“你们就必认识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约翰福音 8:32)。他的这个宣告是为了让我们摆脱自我。

为偏见寻找依据

确认自己的偏见是指人们倾向于寻找支持他们已有观点的信息,这也使一些人为了他们已经存在的信念、期望或假设寻找支持的证据。13换句话说,人们倾向于看到他们想看到的东西,并以先入为主的方式解释信息。生活在一个受到堕落影响的世界里,我们发现人类的所有经历都受到罪的影响。因此,我们的愿望、情感和推理都受到阻碍,无法了解真理并活在真理的光照中。作为热爱真理的人,基督徒需要审视和检验自己,看是否有任何此类偏见,学会克服它们,并促进正义、公正、理智、诚实和谦卑等知性美德。14

如果不对自己的偏见加以审视,会阻碍一个人思考与其观点相冲突的证据和理由的能力。当人的欲望与对神的信仰发生冲突时,对神的推理认识能力就会受到阻碍。此类偏见与西方盛行的表达性个人主义混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智力和情感碎片化的环境。当一个人遭受宗教创伤时,这种情况就会更加困难。

错误信息的快速传播

欺骗性新闻和错误信息的兴起是对客观真理的另一个挑战。随着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激增,传播虚假信息和宣传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了。因此,基督徒要效法使徒行传第十七章中的庇哩亚人,他们检测了保罗教导的真实性。在当前和即将到来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加警惕,要检查消息来源,然后推理出真相。否则,我们可能会无意中增加公众的混乱和不信任,使他们难以看见耶稣基督的好消息。

科学与基督教的冲突

尽管宗教在非洲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年轻一代越来越质疑宗教主张。在拉各斯、开普敦和内罗毕等非洲大陆的各个城市中,人文主义者、怀疑论者和无神论者的社区日益增多。这种对基督教真理主张的普遍怀疑是由年轻一代倡导的,他们通过新媒体与世界其他地区建立了联系,15并受到科学唯物主义观点的影响。在自然主义诞生的封闭体系中,对意义、目的和理性的讨论受到极大阻碍。16科学唯物主义强化了信仰与科学不相容的主张,从而导致非洲城市青年的非宗教和无神论身份。17

科学与基督教的冲突在中国也得到推广,这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密切相关。亚洲的基督教领袖进一步促成了这种冲突的广泛认知,他们对信徒科学观的影响力比西方更大,而且他们常常对主流科学持消极态度。纠正这种情况的关键是要对未来的基督教领袖进行教育。许多基督教学者主张他们的信仰与主流科学的和谐,将其与科学唯物主义区分开来,并证明后者的谬误,而年轻的基督教领袖通常能够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并欢迎那些尊重他们的信仰和问题的学者。鉴于亚洲人口数量庞大,在亚洲培训未来的基督教领袖是影响未来全球科学和基督教舆论的关键。

有信仰的 “非宗教人士” 的兴起已被证明与广泛的科学教育和相关的不可知论思维方式有关,这导致了英国等西欧国家 “史诗般的信仰危机“

有信仰的 “非宗教人士” 的兴起已被证明与广泛的科学教育和相关的不可知论思维方式有关,这导致了英国等西欧国家 “史诗般的信仰危机“ 18这也影响到亚洲教育枢纽,例如香港和新加坡,也就是很多顶尖大学所在地。新加坡圣经公会举办的题为 “2020 年人口普查、宗教与青年” 的论坛上,小组成员指出,25 至 44 岁年龄段的基督徒数量显著下降,基督教似乎正在失去知识分子,并且很多年轻人都在疑惑中挣扎。与此同时,许多直言不讳的无神论者在互联网上对基督教有神论提出尖锐的反对意见,而许多经常上网的年轻人却无法在教会中找到这些反对意见的答案。这真是一个遗憾,因为我们其实已经有许多针对反对意见做出回应的高质量的学术出版物。19问题是,有信仰的 “非宗教人士” 虽然受过良好的科学教育,但他们对宗教哲学和神学出版物的学术了解不多,这也就导致他们没有重要渠道去理解科学和基督教的关系。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神学教育。在神学教育中,人们仍然普遍存在一种误解,认为神存在的论点已被 18 世纪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和伊曼纽尔·康德(Immanuel Kant)给了致命一击。新正统神学家如卡尔·巴特(Karl Barth)和许多后现代主义神学家都同意这种评价。他们不知道的是, 休谟和康德的反对意见已被其他哲学家证明是错误的。20与流行的误解相反,休谟和康德并没有成功反驳神存在的论证,例如宇宙论论证、目的论论证、道德论证和奇迹论证。这些论证已经存在了数千年,即使在当今的科技时代,仍然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出版社、施普林格自然出版社和劳特利奇等世界领先的学术同行评审出版商出版的期刊和专著中得到辩护。互联网在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传播这些优质资源的内容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和机遇。神学院、教会和大学生事工需要了解这些高质量的学术资源,这些资源为神的存在、耶稣基督的复活和神性提供了证据和强有力的论证(以及对这些论证的反对意见的详细回应),并教导他们如何使用。

宗教多元论

在印度,印度教特别反对基督教的排他性真理主张。印度教的毗湿奴派(Vaishnavite)传统中有着悠久的转世思想传统,许多印度教徒认为耶稣、克里希纳、佛陀和甘地都是毗湿奴(神性)的化身。然而,基督教中基督道成肉身的独特和一次即成的特征与印度教的多重化身观念相反。21对古代犹太一神论背景的辩护和有关基督神性和复活的历史证据,22对于帮助人们理解基督教立场的独特性非常重要。

与此同时,出现了一场呼吁用亚洲术语、标志(符号)和灵性来本土化福音的运动。将对方视为宗教间对话伙伴的观点成为一种主要的接触模式,一些亚洲神学家更进一步主张将印度教、佛教、儒家和/或神道教古代著作视为“旧约” 。23这种方法的危险在于可能导致混乱(因为这些术语、标志(符号)和实践与异教信仰网密切相关)和妥协。异端邪说在韩国、中国(以东方闪电教的女基督为代表)和亚洲其他国家不断兴起。虽然圣经肯定,因为有普遍启示,某些真理可以在其他宗教和哲学中找到(使徒行传 14:17, 17:28),但圣经也警告歪曲和阻挡真理会导致拜偶像的罪(罗马书 1:18-25)。因此,我们需要发展一种无可挑剔的神学文化和宗教多元性神学,而不是宗教多元主义,宗教多元主义一方面认真对待基督教和圣经的独特性,另一方面承认人类文化和宗教中的邪恶和善良。 ‘24预计护教学将继续在基督教团体中发挥重要作用,因为他们寻求分辨真理与谬误并履行大使命。

在非洲背景下,真相不一定是经过分析的,而是通过社区的口述传统和叙述来体验的。这意味着,由于亲属关系密切,质疑公认的规范会让个人觉得羞耻。此外,非洲的世界观已经有了神灵世界的信念。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人会声称相信“神”,根据基督教三位一体论,不太常见的是,对非洲传统宗教中的一些假设进行批判性参与,因为神的存在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25宗教哲学家John Mbiti指出,虽然许多人信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他们“来自非洲宗教,但并没有摆脱传统的宗教信仰。”26这意味着非洲传统主义者的基督教护教学模式不仅要在知识观念上,也要与把非洲社会连接在一起的亲属关系融入进去。然而,非洲传统宗教中“神”的概念以及一些文化习俗,在涉及客观真理这一主题上有着类并的挑战。 27

非洲的大多数环境都建立在口述传统的基础上,通过谚语、歌曲、神话和故事来探索和体验真理。这意味着,对于大多数非洲人来说,用于检验真理主张的更多分析框架似乎很陌生,他们的世界观受到口述传统、对权威的尊重、灵里世界的影响力以及社区背景下的羞辱和荣誉的影响。因此,客观真理的话题对于教会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教会寻求有效地吸引非洲下一代人来应对全球化的现实和基督教信仰的挑战。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数据,年轻人占非洲人口的 60%,到 2050 年非洲人口将增至两倍,因此福音的清晰度至关重要。28应对非洲内部复杂的智力挑战需要坚实的护教学基础。这样的基础将帮助基督徒富有怜悯且真实地批评反对基督教信仰的论点,为这片大陆找回与生俱来的基督教信仰的历史依据,将新基督徒牢固地嵌入圣经的世界观和框架中,在易变的超自然和属灵现实的宇宙大战中保护他们,并授权予他们。大使命不仅是各种“最少接触人群”(LRPs)群体所需要的,也是逐渐增长的自认为无宗教信仰的年轻人所需要的。毕竟,在否认真理的世界里,教会是真理的支柱。

结论

总之,客观真理在现代世界面临着主观性和相对主义、表达性个人主义、证实性偏见、错误信息的迅速传播、科学与基督教的冲突叙事以及宗教多元化等挑战。尽管这些挑战可能使人们难以达成对真理的共同理解,但在我们的思维和话语中继续保持客观性和合理性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承认这些挑战并努力克服它们,我们可以继续致力于追求真理和知识。

参考资源

  • Andrew Loke,《研究耶稣基督的复活:一种新的跨学科方法》 。(伦敦:劳特利奇出版社,2022)。 
  • Andrew Loke,《目的论与Kalām宇宙论论证重访》。(Cham,瑞士: Springer Nature, 2022)。 
  • James Porter Moreland and William Lane Craig,《基督教世界观的哲学基础》。(downners Grove, Ill: InterVarsity Press, 2017)。 
  • Andrew Loke, 《研究耶稣基督的复活:一种新的跨学科方法》。(伦敦:劳特利奇出版社,2022)。
  • Andrew Loke, 《目的论与Kalām宇宙论论证重访》。(瑞士Cham: Springer Nature, 2022)。
  • James Porter Moreland and William Lane Craig, 《基督教世界观的哲学基础。》 (Downers Grove, Ill: InterVarsity Press, 2017).
  • Jerry Walls and Trent Dougherty, 《两打(左右)支持上帝的论证》。(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2018)。

尾注

  1. Dwayne H. Mulder, ‘客观性,’互联网哲学百科全书。访问日期:2023年5月30日 iep.utm.edu.
  2. Maria Baghramian and J. Adam Carter, ‘相对主义,’ 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 (2022年春季版), Edward N. Zalta (编辑)。访问日期:2023年5月30日。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spr2022/entries/relativism/. 
  3. Kevin Muriithi Ndereba, 《数字时代的护教学:为非洲下一代福音传福音》,《全球宣教学》,第18卷,第4期(2021年): 24-32页。
  4. Stephen Hawking, 《大设计》(纽约:Bantam Books, 2010), 5。 
  5. Andrew Loke, 重温目的论和卡拉姆宇宙论论证(Cham,瑞士:Springer Nature, 2022), 第1章.
  6. 牛津语言“年度词汇“. 访问日期:2023年5月30日。 https://languages.oup.com/word-of-the-year/2016/.
  7. 牛津语言“年度词汇“, 2023。
  8. 一些关于门徒训练和质疑的最新统计数据
  9. C.S. Lewis, 荣耀之重 (纽约: Harper Collins, 1980), 59页。
  10. Mark Sayers, 《消失的教堂》(芝加哥,穆迪出版社,2016),第17页。引用Trevin Wax的《表现型个人主义:它是什么?》’ 访问日期:2023年5月30日。 https://www.thegospelcoalition.org/blogs/trevin-wax/expressive-individualism-what-is-it/.
  11. R. C. Sproul, 《思想的后果:理解塑造我们世界的概念》(惠顿,伊利诺斯州:Crossway, 2000), 179页.
  12. 在肯尼亚,人们对构成肯尼亚宪法的保守性道德观提出了各种呼吁。这些呼吁针对的是宪法第 162 条,并得到了 LGBTIQAA+ 权利和倡导团体的推动,这些团体得到了西方组织的大量资助。在教会背景下,一些非洲教会团体在基于圣经性道德的进步性道德方面与全球同行保持了距离。
  13. 《确认偏见》,《伦理揭秘》(Ethics Unwrapped)。访问日期:2023年5月30日。https://ethicsunwrapped.utexas.edu/glossary/confirmation-bias. 
  14. Ray Yeo, 即将出版的《健康世俗主义中的基督教高等教育:为共同繁荣重新定位世俗主义、信仰和基督教教育》,刊于《谁是我的邻舍?》由Joy Demoskoff和Matthew Zantingh编辑的《世俗时代的基督教高等教育》(未出版)。
  15. Kevin Muriithi Ndereba, “当代非洲青年事工中新出现的护教学主题:肯尼亚视角”,《斯泰伦博斯神学杂志》第8卷,第8期。no. 2 (2022): 1-18页.
  16. Steve Wilkens and Mark L. Sanford, 《隐藏的世界观:塑造我们生活的八个文化故事 (Downers Grove: IVP Academic, 2009), 111-116页.
  17. Kevin Muriithi Ndereba, ‘肯尼亚男性青年的信仰、科学和非宗教身份形成”, Zygon:《宗教与科学杂志》,第58期, no. 1 (2023): 45-63页.
  18. Shaun Henson, ‘是什么让量子物理学的信念可信?《早餐前六件不可能的事情中的多个世界》,《扎贡》(2023) https://doi.org/10.1111/zygo.12872,  19页.
  19. 1参见, 例如, David Baggett and Jerry Walls, 《上帝与宇宙:道德真理和人类意义》(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2016); Lewis, Geraint and Luke Barnes, 《幸运的宇宙:微调宇宙中的生命》(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2016); Andrew Loke,《调查耶稣基督的复活:一个新的跨学科方法》(伦敦:劳特利奇,2020)。开放获取,免费下载https://www.academia.edu/42985421/Investigating_the_Resurrection_of_Jesus_Christ; Andrew Loke, 《重访目的论和卡拉姆宇宙论论据》(Cham,瑞士:Springer Nature, 2022); Andrew Loke:《人类与进化的起源:对话中的科学与圣经》(伦敦:T & T Clark出版社,2022); Richard Swinburne:《上帝的存在》,第二版(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 Walls, Jerry and Trent Dougherty,《两打(左右)关于上帝的论据》(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2018)。
  20. 参见, 例子, Richard Swinburne, 《为什么休谟和康德错误地拒绝自然神学?》”,T. buchheim 等人编辑, Gottesbeweise als Herausforderung fur die Moderne Vernunft, Mohr Siebeck, 2012: https://users.ox.ac.uk/~orie0087/pdf_files/Papers%20from%20Philosophical%20Journals/Swinburne_2012-hume-kant.pdf ) and William Lane Craig, 《康德的第一二律背反与宇宙的开端》,Zeitschrift für Philosophische Forschung, 33 (1979): 553–567页。
  21. M. Thangaraj,“ 宗教多元化、对话与亚洲基督教回应”,载于S. Kim,《亚洲基督教神学》(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2008),171-172页。
  22. Andrew Loke,《神圣基督论的起源》(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2017); Loke,《调查耶稣基督的复活》。
  23. Thangaraj,2008 年,161-165页。
  24. H. Yung,《宣教与传福音: 亚洲的福音派和五旬节派神学》,在S. Kim(编),《亚洲基督教神学》 (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2008),267页。
  25. Kevin Muriithi Ndereba,《通过三位一体胡教学分析分析非洲传统神》《非洲教会与社会神学杂志》3,第2期 (2022):72-89页。
  26. Laurenti Magesa, 《非洲宗教:富足生活的道德传统》(内罗毕:波林出版社)。非洲),17页。
  27. Kevin Muriithi Ndereba,《耶稣基督的至高无上:对Mbũri cia Kiama复兴的神学回应》,《非洲教会与社会神学杂志》第2期。2 (2021):40-57页。
  28. 世界经济论坛,“儿童大陆:跟上非洲的增长”, 2020年1月13日。访问日期:2023年6月2日。 https://www.weforum.org/agenda/2020/01/the-children-s-continent/?DAG=3&gclid=CjwKCAjwpuajBhBpEiwA_ZtfhbrDnB-2AC9ytRhFifhnXxywM3xVNmzD_SCxnjpMcMBop_tyT3tzQxoCec4QAvD_BwE.

作者简介

Andrew Loke

陆兆福博士(Dr Andrew Loke)是香港浸会大学宗教及哲学系副教授。他撰写了多本神学、哲学、圣经研究、科学与宗教领域的书籍,由世界领先的学术出版商出版,是香港基督教护教学中心的带领人。

Kevin Muriithi Ndereba

Dr Kevin Muriithi Ndereba博士是肯尼亚圣保罗大学历史、宣教、宗教和实用神学系讲师兼系主任,也是南非斯泰伦博斯大学实用神学和宣教学研究员。他在护教学、青年事工和实用神学方面发表过演讲并发表了大量著作。他是肯尼亚护教学组织的带领人。

Mary Jo Sharp

玛丽·乔·夏普(Mary Jo Sharp)是德克萨斯州休斯顿基督教大学的护教学助理教授,专注于宗教哲学、邪恶问题以及护教学和传福音。她是一位国际演说家和护教学作家,在 Kregel Publications、B&H Publications、Lifeway 和 Zondervan 上发表过作品。她的事工是自信基督教护教学事工。

Nav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