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Analysis

欧洲

最具策略性的宣教禾场

Jeff Fountain 11 月 2014

欧洲,孕育基督教信仰的摇篮,现今已经成为一个极具挑战和策略意义的宣教禾场。在上世纪末期,当英国宣教学家Lesslie Newbigin,将前基督教异教徒和后基督教异教徒之间的差别时类比为处女和离婚妇人的差别,预见了今天的发展。对于这片曾经被福音进行根基性的塑造,但又根本性的拒绝过福音的土地,盼望在哪里呢?

欧洲,是最全面的被福音化的大陆,却又在源源不断的将无神论、理性主义、人本主义、世俗主义、存在主义、共产主义和纯粹的“不信”输出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 如果欧洲人的生活不回归到塑造他们文化和社会的源头-《圣经》,他们会继续将“不信”以各种形式输出到世界各个地方;
  • 举个例子,在欧洲学习的留学生是美国的两倍。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将作为一个“不信的人”回到自己的国家,成为讲师、政治家、商界领袖以及他们自己的社会塑造者。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今天的欧洲?作为福音派的我们,常常会因着各不相同的盲点,曲解了在欧洲的异象。为了消除这些扭曲的看法,我们需要从七个方面来审视:

1. 回顾历史

基督徒都应该了解:《圣经》和耶稣的故事在过往欧洲的历史上,占据了最具影响力的塑造者的地位。

  • 无神论的鼻祖理查德.道金斯如此说:若不了解《圣经》和基督教,我们便无从理解欧洲的历史。
  • 许多的福音派却似乎相信从保罗到路德的那段时间中,我们的神去度假了。
  • 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中,很多的“明灯” 进入所谓“黑暗时代”的族群,从亚美尼亚人到爱尔兰人,都在那个时期接受了福音。
    《圣经》对整个欧洲的艺术和音乐、婚姻家庭、语言文学、商业、经济、教育、学术、医疗和酒店、科技、法律和公义、政治和民主等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健忘的本性滋生出我们的短视,并让我们失去了自己的异象。要对上帝未来的旨意有信心,我们应该了解神在整个历史中是如何工作的,特别是透过少数有信心的人/族群所完成的工作。
近期,由罗伯特·舒曼(法国),康拉德·阿登纳(西德)和阿尔西德德·加斯帕里(意大利)所提出的欧洲愿景是“深深根植在基督教价值观的一群人所形成的社区”,催生了欧盟。然而,我们福音派在欧洲赛场上的却常常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观看天主教徒为反对欧盟受世俗化影响,把圣经的价值观里的团结和辅助,带入欧盟冲锋陷阵。

2. 跳出局限

我们同样需要跳出我们的民族和宗派的观点,用大局的视野来审视欧洲:

  • 天主教总是有意识的作为泛欧联盟的一部分
  • 接下来是宗教改革产生的地区教会和属地教会,培养了民族主义的视野,例如:英格兰教会、苏格兰教会、荷兰改革宗教会和以路德宗的德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国教等。
  • 相对于这些体制教会而言,之后福音派的“自由”教会更加关注局限在地方教会
  • 也许我们可以总结为:天主教徒看到木头;新教徒看到的树木;福音派看到树枝。

大部分的情况下我们教导福音派领导人要有“本土化,处境化”的思考:基督徒的领导力即意味着牧养本土的地方教会。然而,装备那些未来准备进入政治、经济和生活各个领域的潜在领袖的基督教信仰的训练又在哪里呢。或者从基督教的世界观提供对欧洲大陆的研究的学术项目又在哪里呢?

欧洲几乎没有在福音派的雷达范围内。我们没有领受帮助改变欧洲未来的责任,学习约瑟、尼希米、以斯帖和但以理这些人物,在异教徒的制度转型中扮演的角色。相反,受流行的末世论的影响,我们开始对欧洲变得负面和冷落,认为欧洲的离经叛道是在上帝的计划内。

当然,主祷文不是教导我们,神国度的降临始终是上帝的旨意,他的旨意行在地上,行在欧洲,如同行在天上。难道上帝不愿意他的旨意在欧洲被成就吗?

3. 展望未来

如果耶稣的故事强有力的塑造了欧洲历史,那有什么原因阻止我们相信他也在未来也必再次成就?我们应该问自己:“什么样的欧洲会讨神的喜悦?”我们的教会应该如何宣讲和憧憬欧洲的未来,“没有异象,民就放肆”(箴29:18)。也许这是为什么我们的教会在欧洲似乎在消亡中?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盟之父罗伯特.舒曼逃离纳粹监禁后,加入法国地下运动,祷告并计划如何在基督教的基础上重建欧洲。毋庸置疑,这也应当是我们今天的任务:

  • 没有人想要时光倒流回到“基督教国度”,让教会再来主导政府和社会
  • 但我们可以为整个欧洲可以朝着基督教价值观里的宽恕、和解、团结、公正、信实的关系,管理受造之物的管家职分,作出努力并献上祷告。

未来的欧盟将面临着许多的问题。欧盟之父舒曼警告说,欧盟不应该仅仅成为一个经济或者技术的共同体,需要的是一个灵魂和一种精神。随着辩论的升温,我们将对欧洲未来的目标作出什么憧憬?

4. 环视周围

今天的欧洲正在遭受着经济、政治、社会、信仰到环境等一系列严重的危机:

  • 西班牙和希腊的失业率可与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失业率媲美;
  • 危机成为了欧洲的新常态,并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这些都应该让欧洲教会重新制定其的宣教议程,挑战来临的同时也带来了无限的机会,让信徒用关怀和同情来回应这些挑战。爱、真理和公义的软实力曾赢得了早期教会的信誉和尊重,并最终征服了罗马帝国。今天他们可以再次为教会赢回信任。

1974年洛桑大会,许多人意识到“社会关怀” 与得救的“真正的福音”是不能分离的。该会议标志着福音派领受了宣教的双重使命。

毕竟,主耶稣基督自己也谈到吃饼得饱,给赤身露体的穿上衣服,探访病人和被囚的人。一方面我们高兴的宣称反对奴隶贸易的活动家威廉. 威伯福斯是我们中的一员--福音派基督徒,另一方面,在过去一个多世纪以来,在公众活动中福音派却一直表现的相当安静。现在整个欧洲的福音派,通过粮食银行,打击人口贩运,债务咨询,二手服装店,难民援助,等等,重新作出回应。

环绕四周,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在我们的周围生活着不同族群的欧洲人:

  • 再也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策略。后基督教、后共产主义、后现代主义、后移民、后世俗欧洲人,每个群体都需要量身定制一套策略;
  • 我们也不应该期待在现有的教会形式下每个人都感到舒适。道成肉身的使命将意味着进入他们的世界,正如耶稣进入我们的。这样可能导致教会以很多新的形式存在。

5. 向内自省

若我们能真正诚实来面对今天欧洲人最大的挑战,会发现其实就是我们自己;大部分的基督徒!就好像探照灯下的兔子一样,我们在世俗主义的包围之下,常常觉的害怕,被禁锢,无法在公共场合表达和实践我们的信仰。我们忘记历史中上帝在欧洲完成的工作,于是我们对于未来异象的憧憬也被剥夺。我们的生活常常是以教会为中心,而非以国度为中心,所以我们只寻敬拜的舒适和我们志同道合的信徒。

当我们去查考圣经中关于耶稣事工中教会的部分,令我们震惊的是所有的福音书中只有两处是提到教会这个词:它们是马太福音16:18和18:17. 耶稣当然爱教会,他将教会比作是他的新妇。但是,耶稣事工的中心是神的国度,他在超过100处的经文中提到这点。神的国度是完成他的旨意。他希望他的旨意可以在地上,在欧洲,在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成就。

欧洲的变革将始于门徒的改变,基督的身体的改变。

6. 再次重思

让我们再次查看此刻上帝在欧洲的作为。“麦子和稗子”永远是一齐长起来的。我们应该关注在“麦子”上,同时在没落中找寻希望、信心和异象的标志:

  • 近年来,上帝在共产主义、穆斯林和其它一些侍奉玛门的世界中的震动,都是他积极参与人类事务的迹象。
  • 今天的欧洲,正经历着属灵渴慕的复兴;祷告的复兴;新形式的教会;城市的移民教会恢复信心、肤色和勇气;普世教会于基地信仰古老传统的合一;以及对福音的重新认识,只有福音才改变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些都为欧洲带来了盼望。

不,上帝在欧洲的工作还未完成!

7. 举目仰望

我们的盼望从来都不是建立在环境或潮流上。我们的盼望扎根在神他自己和他给我们应许上。基督教信仰是关乎死亡和复活,是一个背道和恢复的故事。作为一个有盼望的群体,我们的盼望是孕育在基督的再来,我们期待通过今天的危机来见证,这位历史的主如何完成他对欧洲和整个世界的旨意。

作者简介

Jeff Fountain

Jeff Fountain,新西兰人,自1975年起居住在荷兰。曾经担任Youth With A Mission(使命青年)机构欧洲负责人长达20年,建立了舒曼中心进行欧洲研究。Jeff的著作包括《有盼望的子民》(Living as People of Hope),《扎根深处》(Deeply Rooted)。